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作者及诗的内容解析

作者:网络整理 2025-04-04 浏览:728
导读:   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著名词。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。以下是这首词的详细内容和作者介绍。  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全文如下: 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  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 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  ...

  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著名词。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。以下是这首词的详细内容和作者介绍。

  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全文如下:

 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
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作者及诗的内容解析

  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
 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  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  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
  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
  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  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
作者介绍:

  苏轼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政治家,与父苏洵、弟苏辙合称“三苏”。苏轼在文学上成就卓著,尤其擅长诗、词、文、赋等体裁,其作品风格豪放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词的内容解析:

  这首词以“大江东去”开篇,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景象,寓意着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歇。接着,“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人物的消逝。

  下阕,诗人以“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”引出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,表现了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壮丽。接着,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”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场面,充满了豪迈和壮美。

  词的后半部分,诗人以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”回忆了周瑜的英雄事迹,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。接着,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”描绘了周瑜的风采和英勇,展现了英雄的豪迈和气度。

  最后,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历史长河的深刻思考。

  综上所述,《大江东去浪淘尽》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词,通过描绘壮阔的长江景象和历史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络整理,如有疑问,请联系(合作微信:id530000)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appledu.com/post/76301.html

相关文章